7月19日,湖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襄阳隆重举行。本次会议以“医法融合·风险防控-医疗质量安全制度建设的多维路径探索”为主题,旨在推动医学鉴定领域的创新与融合,助力医学鉴定事业的进步与发展。
会议开幕式由湖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中心姚敏主任主持。中华医学会医学鉴定分会主任委员刘新民、中华医学会医鉴办主任李国红、齐瑞瑞等专家出席会议并授课。湖北省医学会秘书长助理张云华、襄阳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刘荣华、湖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分会主任委员陆泓分别向大会致辞。来自湖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分会各委员、全省医学鉴定领域的专家、学者和青年医师代表共300余人参会。
刘新民主委深入剖析医鉴工作发展新态势:在机遇与挑战中谋突破
刘新民教授作了题为《医鉴工作面临的机遇、挑战与对策》的专题报告。他系统分析了当前医疗鉴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,医鉴工作既迎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、技术手段更新等发展机遇,也面临技术快速迭代与鉴定标准动态更新、跨学科协同与联合鉴定机制不完善、鉴定人能力与职业风险的双重考验等现实挑战。刘主委强调,新时代医鉴工作必须坚持"科学、公正、规范"原则,通过完善制度体系、加强队伍建设、推动技术创新等举措,全面提升医疗鉴定质量和公信力,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有力支撑。
李国红主任探讨AI赋能医鉴:技术潜力与现实困境并存
中华医学会医鉴办主任李国红在《AI技术在医鉴领域应用的现实挑战》专题报告中指出,人工智能技术为医疗鉴定带来了流程优化、效率提升的新可能,但当前仍面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、算法透明度不足、伦理法律边界模糊等应用瓶颈。李主任建议从建立标准数据集、完善技术规范、加强人才储备等方面突破,推动AI技术与医鉴实践深度融合,实现从"可用"到"好用"的转变。
齐瑞瑞老师聚焦质控体系建设:以标准化推动医鉴质量提升
中华医学会医鉴办齐瑞瑞在《以质控促鉴定质量提升》专题报告中,详细解读了医疗鉴定质量控制的核心理念和实施路径。她强调,要充分发挥省级质控中心的指导作用,通过定期督导、专项培训、案例点评等方式,推动各级鉴定机构同质化发展。
苏立言教授阐释医疗纠纷鉴定的法治价值:以专业鉴定促矛盾化解
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苏立言教授在《医疗纠纷鉴定服务定分止争》专题报告中,从司法实践角度深入剖析了医疗纠纷鉴定的重要作用。苏教授结合典型案例强调,要充分发挥医疗鉴定的"技术裁判"作用,通过规范鉴定程序、统一评判标准、强化专家责任等举措,确保鉴定意见的客观公正。
李平律师解析医疗损害鉴定现状:完善机制迫在眉睫
湖北忠三律师事务所李平律师在《医疗损害鉴定的现状与完善》报告中,建议应从立法层面,建立全国统一的鉴定标准体系,完善鉴定人出庭质证制度,加强行业监管和跨部门协作,构建更加科学、高效、透明的医疗损害鉴定机制。
王宏飞教授分享医疗纠纷预警新实践:智能系统防患于未然
协和医院王宏飞教授在《医疗纠纷多维度预警系统》专题报告中,介绍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纠纷预警创新实践,详细论述了风险预警中早发现、抓重点、快沟通等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关口前移的重要性。
在各位专家学者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之后,会议进入了更为深入、更具实践价值的案例研讨环节。这一环节聚焦医疗鉴定实践中的典型疑难案例,与会专家从多学科、多维度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。专家们畅所欲言,各抒己见,既有对案例本身的深入探讨,又有对医疗鉴定制度建设的真知灼见。充分展现了医疗鉴定领域专家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为与会代表提供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,也为今后类似案例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,为湖北省医学鉴定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湖北省医学会医学鉴定分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凝聚专家智慧,加强学术引领,促进成果转化,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